心灵“减压充电”进行时!八里庄这场心理课为基层干部注入“心”能量
作为“文采青扬”大学堂第五期培训课,本次活动面向街道机关干部、社区社工群体,邀请专家手把手传授压力管理技巧,助力基层工作者在化解工作难题时更从容,在服务群众时更有温度,提升工作效能与群众满意度。
专家领航
把 “心” 课讲到心坎里
此次课程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、行为契约教养法创始人刘朝莹老师,刘老师以《给心灵减减压 为生活充充电》为主题,针对基层干部“事多、线杂、接触群众诉求多”的工作特点,用“真实案例 + 落地方法”的模式拆解职场压力密码。
从“如何用正念呼吸缓解即时焦虑”到“用认知调整转化负面情绪”,从“情绪释放的3个小妙招”到“心理韧性的日常培养法”,刘老师的讲解既有理论支撑,又贴近工作场景。她特别提到:“基层工作常遇突发情况,重新开始的坚持也是一种坚持,不妨用‘暂时不行’代替‘就是不行’,给自己和工作留一点弹性空间。”
现场亮点
线上线下同频 “充电”
亮点一:互动问答破解“心头惑”
课堂上,社工们抛出的问题格外具体:“居民不理解政策时,越解释越急躁怎么办?”“同时处理多项任务,总担心遗漏细节,怎么调整?” 刘老师一一耐心回应,还带领大家现场演练 “5分钟情绪平复法”,不少人边学边记,手机备忘录里存满了实用技巧。
亮点二:云端同步扩大“受益面”
考虑到部分干部因值班、外勤无法到场,活动同步开启线上直播。屏幕内外的学员实时互动,直播间里“这个方法太实用了”“求课件回放” 的留言不断,单场观看量突破300人次。
亮点三:金句频出照见“心”思路
除了实用方法,“心灵金句”更引发共鸣:“压力不是敌人,是提醒我们调整节奏的信号”“共情居民的前提,是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”。这些话语被学员们随手记下,成了随身携带的“减压指南”。
学员心声
既解压又“充电”的暖心课
便民服务中心 刘腾
以前遇到居民因为不了解政策,导致情绪激动,我总想着‘必须马上解决’,结果自己先慌了。”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刘腾每天要接待十余位居民进行社保业务办理,解答政策更是家常便饭。他坦言,课程里 “情绪缓冲三步法” 让自己豁然开朗:“先深呼吸稳住节奏,再换位思考回应诉求,效率反而更高了。”
甘露园中里社区 马雪莹
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马雪莹则对“认知调整”技巧印象深刻:“社区工作琐事多,有时会觉得‘这事怎么总也做不完’。现在试着用‘我已经完成了3件事’代替‘还有5件事没做’,心态轻松多了,和居民沟通时也更有耐心。”
学员们纷纷表示,这场课程不仅教会了具体方法,更让大家意识到“关照自己的情绪”不是矫情,而是更好服务群众的前提。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也让平时忙碌的同事们多了份理解,“原来大家都有相似的压力,互相聊聊就觉得没那么难了。”
后续计划
系列“心”课程等你来
作为“心健康?新生活”职工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的首场活动,本次体验课只是开始。接下来,八里庄街道总工会还将推出系列专业课程和线下工作坊,围绕 “职场沟通”“家庭关系调适” 等主题深化内容;“悦读会”“燃动力” 等社群也将持续发力,通过读书分享、团体运动等形式,帮助基层干部全方位提升心理调适能力。